天主教徒結婚程序:從婚前輔導到婚姻聖事的完整流程
婚姻是天主教會七件聖事之一,對於天主教徒來說,婚姻不僅是一個人生的重要階段,更是夫妻共同邁向基督徒家庭生活的開始。天主教會對婚姻聖事有一定的準備要求,包括婚前輔導、文件準備、場地確認等。
一、婚前輔導
- 為何需要婚前輔導?
婚前輔導(Pre-Cana)是天主教會對準備結婚的新人提供的信仰與生活指導課程與價值觀交流平台,幫助準新人了解婚姻的聖事意義,並學習如何在信仰中建立穩固的婚姻關係。 - 婚前輔導的內容
婚姻的聖事性:了解婚姻作為天主所設立的聖事,具有不可拆散的特性。
夫妻角色與責任:學習如何在婚姻中實踐彼此相愛、忠誠與尊重。
信仰與婚姻生活: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天主教信仰。
溝通與衝突解決:學習如何有效溝通,避免婚姻生活中的衝突。
生育與家庭計畫:教會鼓勵夫妻遵循自然家庭計畫(NFP),不使用人工避孕或人工受孕方式。
有些婚前輔導的內容還包含雙方原生家庭溝通模式、金錢價值觀、子女養育觀等。 - 參加婚前輔導的方式
婚前輔導通常由教區或堂區舉辦,也有些修會團體或平信徒提供服務,方式可能包括:
團體課程:由輔導神師或已婚教友帶領的小組課程。
個別輔導:輔導神師與準新人一對一進行指導。
婚姻研討會:有些教區會舉辦週末婚姻研討會,探討婚姻相關議題。
二、婚姻聖事所需文件
- 申請婚姻聖事的基本文件
領洗證明:需向自己領洗的堂區申請,證明自己是受洗的天主教徒。
堅振證明:若已領受堅振聖事,需提供堅振證明。
單身證明:證明自己沒有曾結過婚,通常由所屬堂區開立;若無堂區開立的證明,至少要有兩位以上的證人與本堂神父面談確認準新人沒有婚姻阻礙(如結過婚或發過願)。
婚前調查表:由神父協助填寫,確保雙方自由自願地進入婚姻。
婚前輔導證明:參加婚前輔導後,由教會單位提供證明文件。
☆天主教會台北總教區結婚程序:請點此連結下載 - 若是跨宗教婚姻需額外文件
信仰保證書:若一方非天主教徒,天主教的一方需簽署承諾,保證自己會堅持信仰,並盡力讓子女接受天主教洗禮與信仰培育。
婚姻豁免申請:若一方為未領洗的非天主教徒,需向教區申請婚姻豁免。
三、婚姻聖事的堂區安排與場地確認
- 選擇舉行婚禮的堂區
一般情況下,新人會選擇在其中一方所屬的堂區舉行婚姻聖事,通常在女方所屬的堂區。
若想在其他堂區或不同教區舉行婚禮,需向原堂區神父申請許可。
若想在非教堂的場所舉行婚禮(如戶外),需得到教區特別批准。 - 確認婚禮日期與時間
與堂區辦公室聯繫,確認可供舉行婚禮的日期與時段。
一般建議至少提前六個月完成婚前輔導並預約,以確保場地可用。
若婚禮在特殊節日期間(如復活節、聖誕節前後)舉行,需考慮教會的禮儀安排。一般不建議在四旬期、將臨期與部分特殊節日。 - 安排婚禮彌撒或婚姻禮儀
婚姻彌撒:適用於兩位新人都是天主教徒,婚禮中包含聖體聖事。
婚姻禮儀:適用於其中一方非天主教徒,僅進行婚姻聖事的祝福儀式。
四、婚禮儀式的準備
- 選擇證婚神父或執事
新人可與堂區神父商討,由哪位神長或執事進行證婚;婚禮彌撒則需要由主教或司鐸主禮。 - 安排婚禮音樂與讀經
可與堂區聖詠團協商,選擇適合的聖詠與音樂。
讀經部分可依《婚姻禮典》選擇經文,可安排天主教的親友擔任禮儀服務;彌撒中的禮儀服務人員必須是天主教友。 - 婚姻誓詞與戒指交換
依《婚姻禮典》,可選擇由證婚神長詢問的第一式,或由新人自己朗誦誓詞的第二式;不可自行刪改誓詞內容。通常信物為戒指,在神長祝福後,新人為彼此戴上。
五、婚禮後的信仰生活與婚姻鞏固
- 持續參與教會活動
定期參與主日彌撒,將信仰融入婚姻生活。
參與教會的家庭小組或家庭靈修活動。 - 婚姻中的挑戰與成長
遇到婚姻問題時,建議尋求堂區神父或天主教婚姻輔導單位的協助。
持續培養夫妻間的愛與溝通,彼此扶持,共同在信仰中成長。
結語
天主教的婚姻聖事不僅是法律上的婚姻,更是一項神聖的承諾。準備婚姻聖事需要時間與耐心,透過婚前輔導、文件準備及場地確認,新人能夠以最佳的心態迎接這個重要的時刻。欲在台北通化街玫瑰堂舉辦婚姻聖事,請與本堂聯繫:(02)2738-3514或0928-944-916。